782d59d6f22e2b023dbda46fbd6d55d1
免費諮詢


多年前,顧問曾經服務於一家行銷公司,我們的客戶包含了美國的大專院校。那時候網路正在興起,學校也正在開發他們的網站。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引導可能的未來生進入這些網站。但我們也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得知這些網站的,是透過我們寄給他們的明信片?透過我們發送的e-mail?透過報章雜誌裡的廣告?為此,我們針對每種媒介都開發了一個網址用來告訴我們哪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好讓學校機構能夠適當地調整預算。

從那之後,這種方式的複雜性出現了爆炸性地發展。Selingo發現有一間名叫”Capture Higher Ed”的公司會追蹤潛在的未來生如何使用大學的網站。透過發送給這些學生的e-mail裡的特殊連結,或是他們在學校網頁中所留下的個人資訊,這間公司的軟體可以告訴學校這他們瀏覽過哪些網頁、頻率為何以及他們瀏覽每一頁之前與之後造訪了哪裡。

Selingo說,有了這些數據,招生人員更能夠了解學生透過網路搜尋學校資訊時所留下的蛛絲馬跡,尤其是在決定申請前或就讀前。數據挖掘使學校能夠傳達個性化的網頁內容或發送e-mail與訊息給特定族群。因此,當你恣意瀏覽著學校網頁時,學校也在默默觀察著你,看你在哪一頁停留、停留多久、你的興趣是什麼。這就像俄羅斯反話的老梗笑話一樣:在美國很好,每個人都看電視;在古老的國家,電視看(監視)著你!(Here in America, is very good, every watches television. In old country, television watches you!) 這個過去的笑話現在卻變成真實情況。

老一輩的人發現這種趨勢令人擔憂,無論是從Saint Louis University或Netflix的案例來看,隱私權是我們的最高原則之一;而年輕人習慣看那些與他們瀏覽習性相應的廣告,他們樂於給予個人資訊來獲得免費的東西或是加入互聯群組。但這樣的趨勢也讓潛在的未來生多添了一層焦慮:他們與學校網頁的互動對於學校將來對他們最終提交之申請表的審核有多少影響?而且由於這樣對瀏覽行為的追蹤是無形的,你根本不知道它會如何被使用。

我們常常建議對大學有興趣的學生要去逛逛學校的網站,不一定要是有計劃性的造訪。當然,他們若已有屬意的主修或課程,就該去相關網頁看看;但同樣重要的是,尤其是在最一開始進入網站時,看看有什麼會吸引他們的目光;潛意識的吸引力法則可以透露出什麼是自己優先考慮的,進而幫助自己來發展這樣的優先考量性。

從過去向機構購買符合入學條件之學生的名單的那段日子到現在,大學招生行銷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現在靠著大數據可以評估學生的行為、在校成績以及考試成績。就像Netflix一樣,大學已經可以從你看了哪些東西來判斷你是誰。這樣形容也許有些誇大了現在的情況,但隨著學生間的競爭不斷升溫,以及隨著入學就讀的不確定性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你可以篤定的是,那些透過電腦螢幕看著你的人會越來越了解你,終究也會影響他們的招生結果。也許是時候更加關注這些幕後的藏鏡人了。

文章來源: Big Data's Influence On College Admission Is Gr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