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4/25 作者: 樂羽嘉 天下Web only
家長必須教會孩子如何養成強大的心理素質。具備強大心理韌性的人,會展現出各式各樣的特質和特徵,像是自信心、恆毅力和韌性。研究指出,他們更有可能成為快樂、成功的人。
學者表示,小孩子和成年人都可以經由長時間的努力,培養、磨練出堅強的心智。根據心理學家和教養專家說法,家長可以做4件事來培養出心理堅強的孩子:
1.幫助他們給自己力量
心理治療師莫琳(Amy Morin)表示,自信心和自我激勵是心理堅強的重要要素,這代表你的孩子不應該需要依賴其他人才能覺得自己很棒。
莫琳2021年給《CNBC》的建議是,你可以幫助孩子賦予自己權力,方法是教他們一些可以一再覆誦的句子,提醒他們「不管周圍的人怎麼做,他們都能掌控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
同時主持播客節目《The Verywell Mind》的莫琳建議,這類句子應該要簡短、好記。她提供了4個例子:
‧「盡力而為就好」
‧「拿出自信去做」
‧「我很棒。」
‧「今天我選擇要快樂」
2.讓他們知道克服困難的價值
看著孩子失敗有時候會讓人很難受。但家長還是應該讓孩子知道,選擇進行困難的挑戰,會帶來非常大的收穫,像是幫助他們提升在壓力下維持穩定表現的能力,不管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
心理學家寞妃(Mary C. Murphy)建議,當孩子接受困難挑戰時,稱讚他們的勇氣。幫助孩子反思他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如何運用這些新學到的教訓和技能來向前邁進。
寞妃的提議是,可以告訴孩子你過去如何度過困難的挑戰,以及你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到什麼教訓。她解釋說,這類型的故事可以幫助孩子把挑戰困難當成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並讓孩子知道幾乎每件值得去做的事情會有一點點的棘手,尤其是一開始。
3.保持樂觀
你的態度能感染孩子,正是因為這樣,兒童心理學家才說家長能夠以身作則,示範良好的行為給孩子看是非常重要的。神經科學家鈴木溫蒂(Wendy Suzuki)表示,這也包括樂觀,樂觀是強大心理素質的關鍵。
教育心理學家波巴(Michele Borba)告訴《CNBC》,樂觀、充滿希望的孩子會覺得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通常面對新挑戰時更加有自信。樂觀精神是可以透過學習和教導來學會的,所以你可以多多讓孩子透過耳濡目染來學會樂觀。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天下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