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閱讀背誦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小時候痛苦的回憶,然而只要選對媒介,以畫面感延伸故事的敘述,讓背誦不再困難,連寫作能力都能大幅提升。
科技的進步造成孩童在閱讀、寫作能力上的退化
知名Podcaster也是自然組出身的肉圓媽,表示寫作這塊一直都是她從小的創傷,即便自己再怎麼努力寫都無法獲得好成績,因此很擔心自己的小孩是不是也需要資源去補足這塊的需求,再加上近幾年發現到,隨著3C產品的進步、短影音的流行等等,使得全球的孩童在閱讀、寫作的能力上,都有明顯退化的趨勢,也不免讓許多家長擔心起如何改善孩童在這方面的不足。
想做就去做、不要限制自己
此集邀請到有台版J.K.羅琳之稱的陳郁如老師來分享,化學系畢業的她原以為自己和寫作毫無相關,當時一股哈利波特風潮讓她看起了翻譯小說,也發現到台灣都沒有自己的奇幻文學作品,讓她決定從40歲開始執筆,並以山海經、唐詩宋詞等東方文化為背景,促使她陸續推出了《修煉》、《仙靈傳奇》等作品,老師提到她最大的核心理念就是「不去限制自己」,現代人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因為知道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去限制自己不能做某些事,另一種則是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想盡辦法去加強、補足缺失的能力,而陳郁如老師屬於後者,內在驅動著她寫作的慾望,即使自己並沒有相關背景,卻仍抱著“想做就試試看、沒有損失”的想法,也讓她成功地走到了現在。
從小事情一點一點發想,結合想像力讓孩子融會貫通
非相關科系出身的陳郁如老師表示,自己完全是靠後天努力而來的,像是作品《仙靈傳奇》中的人物就取材於詩人柳宗元,相信大家對於他的作品都不陌生,但往往都只有小時候死記硬背的印象,很少真正了解其中意境,老師透過《江雪》這首令人熟悉卻不過於老套的詩將畫面感帶入故事,結合想像力、好奇心,將人物刻劃成一開始不喜歡背詩,只喜歡打電動的角色,誘發同理心,讓孩子看了覺得很親切,進而集中於故事,到最後和故事中的柳宗元一樣對詩產生興趣。
曾經有小朋友在看了陳郁如老師的書後,去故宮參觀展覽時,對於看到的各種古文物講得頭頭是道,就能發現到,如果小朋友能從故事中學習不同的知識文化,就代表小朋友也擁有從小事情去發想的能力,這是一個創作且記憶的過程,就像如果考試時若死記硬背其實很難把事情記起來,但若結合了一段故事加上脈絡,就會把整體的記憶性提高,也能讓孩子學會融會貫通,不只對於孩子的創意激發十分有幫助,未來對於學業上也能有大大的提升。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