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太多、全部擠在一起的時候,總覺得提不起勁來寫?想要減肥,但卻被美食誘惑?創造「即時滿足」,就能再接再厲!
本文重點摘要
- 不斷告訴大腦,做完 A,就做 B
-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創造即時滿足
- 有「即時滿足」,才能再接再厲
決定好(學習)目的和目標,趕緊踏出第一步吧!任何習慣都是從行動累積而來,接下來要告訴大家,如何讓孩子付諸行動,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想通過考試、提升成績,一定要用功念書,這道理誰都知道,不過,實際上卻很難做到。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朝目標前進?
祕訣就是設定小目標,降低行動難度。我在前面已提過,目標必須能力所及。一旦孩子覺得太難、太多、做不到,就會動力盡失。
接下來,容我進一步說明。人的動力源於目標價值和達成目標的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約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將之稱為「成就動機理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即使目標很棒、很有意義,但如果覺得「我可能做不到」,就不會產生動力。因此,當孩子提不起勁念書時,問題極有可能就出在這裡。你的孩子也是這樣嗎?
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就可以解決!覺得補習班的功課太多,因為不想寫,所以一拖再拖。很多孩子都有這種問題吧?遇到這種情況,只要把功課分科拆解就好。
以一頁為單位,或是以一大題為單位,設定幾個小目標,孩子不知不覺就可以做完功課!這項方法有助於孩子踏出第一步,並且持續下去。不過,由於孩子的大腦尚未成熟,因此,即使大人看來馬上就能完成的事情,孩子卻往往覺得非常困難,甚至花費很多時間,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在規定回家功課時,他們也常抱怨:「怎麼那麼多?」這時,我就把功課一項一項拆開,詢問學生:「做這項功課可能花多久?」、「你覺得要花多少時間?」、「總共得花多少時間?」最後學生往往表示:「竟然沒有想像中困難!」除此之外,分次學習或是縮短單次的學習時間,也是不錯的方法。
再比方說,念書時,如果覺得準備學習用具很麻煩,那麼,從補習班回家之後,我建議可以先讓孩子把文具從書包拿出來放好。這是因為,做好隨時開始用功的準備,無形中就能降低行動難度。
不斷告訴大腦,做完 A,就做 B
這裡要介紹另一種結合現有習慣的方法。舉凡用餐、睡覺、刷牙和洗澡等例行事務,人都有各種習慣。應該有不少人習慣一回到家,馬上就開冰箱吧?大人拿啤酒喝,小朋友喝果汁,然後喘口氣放鬆心情。
而我提到的,在現有習慣加上新的行動計畫,實施起來其實非常輕鬆。例如:吃飯的時候,一邊查詢食材產地、一邊學地理。如此一來,孩子不但可以愉快的學習,也能長久持續下去。
我曾計畫「一邊刷牙、一邊拉筋」,最後成功養成習慣。最近,我還會在睡前做伸展操和拉筋。或者是,也可以運用「做完 A, 就做 B」 的方式,連續建立數個習慣。例如:早上一起床,練習寫一頁國語。之後,再做一頁算術練習。
“這件事順利完成,下件事也會順利完成”
一旦成功建立起這種模式,一連串的習慣便會漸漸成形。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創造即時滿足
「想瘦下來,變得受歡迎」、「想努力用功,讓成績變好」,許多人明明有明確目標,卻無法堅持下去。大家新年立下的新年目標,最後也大多無疾而終吧?你也是三分鐘熱度的人嗎?
(未完)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