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習時有壓力,掌管記憶的腦內工作記憶機能就會下降,學習效率也會變差,也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抗拒。要如何讓對學習心不甘情不願的孩子愛上學習?或許將學習遊戲化,是家長們可以一起嘗試的做法!
「還不快點寫功課!」我想家有小學生的父母親們,應該都曾說過這句話吧。
家長們又何嘗不知道開口催促只會讓孩子更沒勁,當然也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地快樂學習。然而,眼看就快到交作業的日子了,孩子卻還是拖拖拉拉愛寫不寫,因而忍不住大聲斥責。
「半途而廢的孩子」往往學習得心不甘情不願。因為父母嘮叨、因為會被老師罵所以才乖乖就範。書沒念完就沒辦法跟同學玩,也不能打喜歡的電動。在這種心態下讀書,不但無法吸收學習內容,還會愈來愈討厭念書這件事。而在考完升學考後,就會展露出「我才不想再碰書咧」的態度,從學校畢業,也跟著對用功念書這件事說再見。
5個學習遊戲化技巧,讓孩子想主動學習
話說回來,現已得知,學習起來覺得有壓力時,掌管記憶的腦內工作記憶機能就會下降,學習效率也會變差。
在我所開設的教室,相當注重導入遊戲化(Gamification)的概念,運用遊戲令人著迷的要素來設計課程這件事。原本被家長硬帶來學英文的孩子,也逐漸變得喜歡英文,甚至表示「想快點去英語教室上課」。
本篇要為讀者們介紹五個將學習遊戲化的技巧。
1.測量時間
在開始寫功課前,先問孩子所估算的目標時間「大概幾分鐘能寫完?」。接著當場設定機械式倒數計時器。重點在於,擬定可透過數值化評估的目標著手進行。
2.分成小細項,設定終點
將大量的作業內容拆解細分,方便孩子書寫,也能讓他們反覆體會到小小的成就感。以每一頁為單位或以單元為單位都OK。細分後再為每一篇設定等級。比方說,做完1~5頁為等級1、做完6~10頁為等級2、做完11~15頁為等級3,最後的小測驗則是大魔王。
問問孩子「今天打算挑戰哪個等級?」如同玩遊戲(RPG 之類)般,搭配故事情節會更有效果。讓孩子產生「我要在下禮拜內提高等級變強,打倒大魔王!」的鬥志。
(未完)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