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文章摘錄自[親子天下]
從生活中學「優孝」!引導孩子主動關懷、付出愛
  • 2020-1 作者: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實踐孝很難嗎?其實,只要翻開由孝道教育資源中心編撰的國中小聯絡簿與高中補充教材就會發現,許多孝的實踐就是從日常生活出發,和父母、長輩溫馨互動,體諒關懷。


小傑一如往常地走入書房遞上聯絡簿請媽媽簽名,還在電腦前努力工作的媽媽暫時放下回覆到一半的信件,低頭翻閱作業。小傑囁嚅地說:「媽,對不起,早上不應該把早餐忘記…」原來一早母子倆才為了小傑故意把不愛吃的早餐留下而爭執。

果然到了上午第三節下課,小傑早已飢腸轆轆。順手翻開發回來的孝口常開聯絡簿,看見旁人文章分享媽媽用心準備早餐的內容,回到家又看見媽媽為了接送他放學和準備晚餐,總是把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小傑的心裡既慚愧又感恩。明天,他一定不會再耍任性挑食了。

從生活出發,愛的分享!
孝道多元補充教材為教育現場注活水

孝道聯絡簿中有許多有關於孝道的好文和行動方案,許多家長在使用孝道聯絡簿後回饋:「孩子變得更貼心了。」老師們也發現,「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提升了。」

為落實並推廣孝道教育,教育部國教署自107年起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成立孝道教育資源中心,以課程為主軸在生活中實踐孝道關懷。其中,最切合當前新課綱多元學習精神的就是國小、國中、高中職的孝道教育多元補充教材,除了印製五萬冊供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申請使用外,更將教材數位化,放置於官方網站提供學校教師下載運用。

這套教材在國中、國小階段以聯絡簿方式呈現,國中部的召集人張雅雯老師分享,「透過每天聯絡簿上的各種小語、文章與活動,輕鬆引導學生共同閱讀討論,加深親子互動,讓孝成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相處。」以月為單位、結合時令節氣,把孝變成簡易可以的家庭活動,關懷照顧你的家人,擁抱愛的互動。

高中的教材《YOU好的100種方式》則是以「主題式」、「微課程」的型態編寫,涵蓋家中的食衣住行,盤點各領域既有文本,從中延伸發展成為教案,可提供師生融入新課綱的多元選修、自主學習或彈性課程使用。學務主任陳燕秋分享,「尤其是正值青春期孩子的情感教育,需要更多的引導,讓孩子從閱讀、影片甚至行動中感受與學習。」還有許多老師回饋,分享學生藉由文本連結自己的生命經驗,回憶自己和長輩的情感互動,更增加了同理心。

此外,孝道教育資源中心還在教育現場推動出多元的孝道課程,除了高師大附中外,也和臺中家商一起規劃設計孝道多元潛在課程、模組化課程,把孝道教育融入相關領域課程學習,透過補充教材發展彈性學習課程、學生社團等,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實踐孝道行動。

(未完)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