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文章摘錄自[親子天下]
網路社群時代,如何教孩子「登出」負面情緒
  • 2019-11 作者:曾多聞 (親子天下)

為什麼少年比成人更容易焦慮及憂鬱呢?雖然他們的負擔不會比成人大,但是他們的心智也還沒有成熟,不容易看得長遠,面對同樣的壞消息,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感到沮喪。專家提出6個方法,談談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孩子在陰霾中看見曙光。


當代青少年很容易有負面想法,這不是他們的錯。因為一天24小時媒體、社群、簡訊都在傳遞壞消息。想想他們的世界⋯⋯自殺率上升,霸凌問題嚴重,甚至有狂徒利用年輕人最愛用的IG和YouTube直播殺人或自殺。

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難以為孩子的未來感到樂觀。但正是為了孩子,我們不能放棄樂觀。雖然媒體與科技似乎正在造成集體悲觀,它們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悲觀,只要我們聰明的使用它們,並學會何時該放下手機。《常識媒體》編輯卡羅琳・克諾爾(Caroline Knorr)提出6個方法,引導孩子在陰霾中看見曙光。

1.把眼光放遠。當悲劇發生時,不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我們只要一打開電視、手機、社群媒體、經過書報攤,都會持續被強力推送悲劇消息。我們知道媒體會為了吸引眼球和點閱數而誇大報導,但是孩子不知道,也不會分辨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傾向、目標觀眾。家長對新聞的反應,會影響孩子的觀點。教孩子把眼光放遠,分析消息,明白這起悲劇真正嚴重的程度,過濾誇大不實的消息。

2.談談好事。用滋養孩子的人格來對抗失敗主義。強健的人格,保護孩子不受混亂世間的侵擾。固定花時間跟孩子談談你們遇到過的好事,以及你們感謝的事物。鼓勵孩子用堅持對抗阻礙,對他人懷抱同情。研究顯示,經常心懷感激的人,都比較樂觀。

3.分辨假新聞。大部分的孩子不能夠分辨網路上的消息是真是假,迷惑、懷疑、缺乏信任,使我們無法樂觀。教給孩子分辨假新聞的工具:有很多網上事實檢查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驗證真假,教育孩子不要轉傳不實消息,養成查證的習慣。

(未完)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