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文章摘錄自[親子天下]
哈佛大學4招 培養孩子自發動機
  • 2018-12 作者:黃敦晴 (親子天下)

大人都希望孩子能夠自動自發、負責任、認真讀書。但是不斷叮嚀提醒、甚至怒吼,不但累壞大人,更傷害彼此的關係。更怕的是,不盯不吼後,孩子又故態復萌。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統整出4招,讓孩子愛上大人給的功課……


帶孩子的最高境界,就是給孩子自由,他們也能自動把該做的事做好、做滿,大人只要鼓勵他們,引導他們自己學習,就會出現好成績,老師、家長跟孩子都皆大歡喜。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統整多方研究,提出以下夢幻偏方,激發孩子的動機。孩子不但能自我驅動,還會愛上這些大人給的功課。

1、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參與決定的過程

數10年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能夠讓他們感覺有更高的自主力。當他們從事自己選擇的活動、追求自己決定的目標,而不是被迫做某一件事時,會比較投入、有比較強的動機完成一件事,並且從中學習。

要注意的是,給孩子選擇,不是愈多愈好。因為孩子面對太多選項時,也會昏了頭、不堪負荷,會變得只想趕快結束「做決定」這件事,而不是選擇他們認為最好的項目。

根據研究,最好的選項數目是3到5種,這最能讓孩子選出最想要的,激發最強的動機。

2、鼓勵發問

發問和學習不是互斥的,在任何教學或學習經驗中,都可以發現「問」跟「學」其實可以互補。多問問題能夠增進孩子對事物的理解。「理解」不是累積很多知識、知道很多事,而是讓孩子可以觸類旁通,對許多學習的內容更為嫻熟,達到應該有的學力標準,並且溫故知新。

如果讓孩子能夠盡量發問、研究一件事,並且讓他們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人展現所學所知,他們會更有參與感,覺得在過程中被賦予更多能力增能與成長的機會,而更興奮地想要學。

(未完)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