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文章摘錄自[親子天下]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別急著戳破謊言,看見他背後的心理需求
  • 2018-09 作者:陳品皓 (木馬文化《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有時小孩會撒一種「顯而易見」的謊言,心理師陳品皓指出,這並非說謊成性,也別急著斥責。誇大自己、詭異的言詞背後藏的是孩子的渴望,向大人表達:「請看看我,我也有好的一面。」


我曾輔導過一位六年級的孩子,活動力旺盛又熱愛運動,我們從孩子四年級時開始接觸,前後加起來快三年,彼此關係不錯也有一定的信任感,許多事我們都能夠敞開心直說。

有一天我們下課閒聊,剛好聊到孩子感興趣的拳擊活動,孩子突然眼神炯炯的對我說:「光光老師,你知道我其實拳擊很厲害嗎?」

「我先前沒有聽你說過,這是第一次聽到。」

「總之我拳擊練很久了,之前還參加過比賽,你知道我第幾名嗎?」

「我不知道,但我很想知道!」孩子笑笑看著我,接著緩緩伸出他的右手比出了一個數字。

「第一名!哇!我真的很訝異,多說一點!」我不禁睜大了眼睛。

「嘿嘿,就是我今年暑假去參加美國紐約的青少年拳擊賽,拿到了冠軍。」

「喔!紐約嗎? 很遠耶,我很想聽!」這件事情實在很特別。

明顯的謊言,背後想傳遞什麼?

「就是去紐約參加青少年拳擊賽啊,輪到我上台的時候對手竟然是一個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外國人,對方也是十幾歲完全看不出來,我嚇都嚇死了,我們至少打了七八回,我都快被打死了,好險最後一輪的時候我看準他一個空檔,馬上就使出我的必殺技:右勾爆裂拳,他整個人飛到場外,我才拚回一座獎盃。」孩子口沫橫飛的邊揮拳邊描述著。

「哇!」為了搞清楚我究竟聽到了什麼,先用驚嘆詞爭取一點思考時間。

「這還好啦,不是我最厲害的挑戰。」孩子一派輕鬆又帶著得意的回應。

我當時靜靜看著他……。

我們在這裡暫停一下,各位爸媽不妨先想想看,若你今天是我,接下來你會怎麼回應對方呢?記得,你回應的內容,決定於你在對話中抓到的重點是什麼。

從整段對話中,你抓到的焦點是什麼?是誇大的言詞、是詭異的幻覺、是滿口的謊言還是其他線索呢?當你覺得這整段對話都是誇大的言詞,你可能會趁他露出更多破綻時戳破他。當你覺得這是詭異的幻覺時,你可能會覺得他需要看醫生了,而當你覺得這是滿口的謊言時,你可能會直接斥責他胡扯,做人不可以撒謊。

所以,你抓的重點是什麼呢?

如果,我請你不管這整段話的真假是什麼,回到孩子的描述,你想像一下在他自己描述中看起來的樣子是什麼?那是什麼樣的形象?這個形象是正面還是負面?你覺得這個孩子真正心裡想說的是什麼?他透過描述想要傳遞關於他自己的什麼畫面?眾所期待、很厲害很強、勇於挑戰或是不輕易放棄?還是都有可能?如果我們抓到的重點是這些關於他對自己的想像,這時候你又會怎麼回應他呢?

回到原本的對話: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挑戰呀……」我突然可以感受到孩子想表達什麼了。

「我猜,能夠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做到被人看見,並且被肯定自己的能力,對你來說應該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吧?」我試著這麼回應孩子。

「嗯……」孩子似乎被說中了什麼,陷入沉默,之後他開始聊起在生活中的挫折。

如果你在旁邊看著這一切對話發生,我猜你應該心中已經有一些想法。

(未完)


……更詳細文章內容請點閱「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