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文章摘錄自[親子天下]
善用SST,讓孩子學習如何克服困難!
  • 2016-9 作者:友緣基金會 (Web only)

面對挑戰時,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呢?透過SST基本訓練模式,可以讓孩子獲得適當的幫助,練習克服困難。


有一次我聽到小朋友說他的同學上台唸課文,聲音太小被老師請下來,換另一個聲音大的人上去。我問這位小朋友,這件事對他的影響是什麼?他說表現好才會被肯定,聲音小是不好的。的確因時、因地、因人調整適當的音量說話是很重要的,對於被請下台的同學,對他的影響可能又是什麼呢?他什麼時候可以得到適當的幫助,成功的克服這個困難。

「每一個機會都蘊含成長的契機,也都是可以學習的機會。」帶著這樣的想法或許過於天真,因為事情會永遠做不完,但是只要從可以的地方一點點開始做,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成果的。我認為「SST基本訓練模式」這套標準流程,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可以輕鬆的提升孩子的能力。

SST基本訓練模式共有10步驟:

步驟一、決定練習內容。

步驟二、製作場景,第一回合的練習。

步驟三、誇獎做的好的部分。

步驟四、再一次看看能做的更好的部分。

步驟五、需要時,可以看示範。

步驟六、再練習一次。

步驟七、誇獎做的好的部分。

步驟八、決定想要挑戰的課題(挑戰卡)

步驟九、在實際場景試試看。

步驟十、請在下次報告練習結果。

舉上台很小聲做為例子:

一、誇獎做的好的地方(步驟3):「第幾排的同學已經有聽到了喔」、「勇敢的上台唸書」、「聲音很平穩」「表情溫和」等等。

二、找出練習課題(步驟1):「想不想再挑戰大聲一點,讓最後一排的同學也可以聽到。」

三、需要時看示範(步驟5):可以邀請同學示範(此時示範者有成就感,當事人也可以從同伴身上學習,互助的感覺會拉近彼此的距離),請當事人在旁邊觀摩學習。

四、再做一次(步驟6):邀請當事人將學到的東西做一次。

五、誇獎好的地方(步驟7):問同學有聽到聲音的起舉手。然後誇獎「哇,已經讓更多人聽到了,你做到了,真厲害。」大家給他鼓掌。

六、在實際場景試試看(步驟9):鼓勵當事人在平常上台時,用這樣的聲音多多練習。

當這樣做的時候,孩子的能力就被提升起來了,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聲音小而延伸出沒有自信或是自我放棄,當孩子真正放棄自己時,那時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氣,才可以將他的信心找回來。

所以善用、類推SST基本訓練模式,去處理孩子的問題,一定會減少老師們很多的負擔,而每個人在得到彼此支持與鼓勵下,班上的氣氛一定很好,這樣正向循環的結果,每個人都會很開心的。 SST同時很重視個別差異,雖然每個人進行的步驟一樣,但內容卻因人而易,所以對個別需求的敏感度及判斷是需要長期的培養。讓SST基本訓練模式成為老師們最佳的利器吧!